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苏州发布 2023-02-21
当前,苏州正在全力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去年,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实现1.3万亿的突破汽车、电子、机器人、新能源这些细分领域纷纷实现千亿级的跃升。苏州的制造梦想不止在脚下更在天上当下,航空航天产业欣欣向荣在制造业体系完备的苏州努力扎下根基,向上蓬勃发展。
年增长超15%!十大板块积极布局
苏州全市瞄准大飞机、通用航空、航空智能装备、航空功能服务和航天产业等重点领域。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2022年,全市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重点企业303家,产值规模预计达到4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集聚了长风航空电子、吉太航空、华易航、迈信林等优秀内资以及通用电气航空、新宇航空、赛峰等外资航空航天零部件企业。
苏州各地更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布局,形成了各板块错位发展、各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在位于苏州的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产线已全面贯通,投产后具备年产6万片航空发动机叶片及500吨钛合金结构件的生产能力。
华钛瑞翔于2020年入驻太仓航空新材料创新园,去年7月正式开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钛铝合金叶片能够实现航空发动机减重50%以上。
苏州特色的产业优势和专业能力正逐步凸显
全市在航空航天产业链上游的新材料、结构件部附件,产业链中游的关键系统、航空智能装备,产业链下游的试验检测、维修及配套服务等诸多领域持续发力。
作为北航唯一持股的可靠性领域产业化平台,天航长鹰将总部迁至苏州,覆盖可靠性创新研究院和可靠性环境、软件测评、元器件检测三大业务板块,助推各类质量可靠性产业聚集,进一步助推航空航天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
天航长鹰(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短短一年,公司迈上台阶,人员从40多人发展到250多人。天航长鹰的主营收入达到500%的增长,在太仓建设了2.4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和办公楼,总投入差不多1.5个亿。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
目前,苏州已集聚了通用电气航空、新宇航空、赛峰、长风航空电子等96家重点企业,与波音、空客等世界主流商用飞机制造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涉及航空动力、航空机电、航空电子和航空材料等重点领域,近30家企业参与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有关合作项目。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航空航天蓄势腾飞
苏州积极引进航空航天领域一批领军型大院大所和高端创新载体,建立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等重大创新载体。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2年12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