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一院与二院的成立

中国航天报 2022-11-18

3066 0 0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设10个研究室,第六至第十研究室以总体设计与弹体设计为主,第十一至第十五研究室以控制系统设计为主。后5个研究室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而导弹研制80%的工作量集中在控制系统,因此,必须增强控制系统部分的技术力量,才能适应仿制苏联导弹的需要。


▲ 国防部五院时期的航天人影像

1957年11月9日,国防部五院向航空工业委员会提出《关于导弹研究院的体制意见的报告》

以国防部五院的机构为基础组成总院;在10个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两个分院,即以六、七、八、九、十室为基础,成立一分院,负责承担各类导弹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研制任务;以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室和通信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为基础,成立二分院,负责承担各类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

11月16日,国防部五院一、二分院成立。周恩来总理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兼一分院院长,刘有光为国防部五院政治委员,王诤为国防部五院副院长兼二分院院长。

一分院即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前身,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长征火箭的摇篮;

二分院即现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的前身,是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的诞生地

经过调整,一分院设置了总体设计、结构强度、空气动力、发动机、冲压发动机、推进剂、材料、测试8个研究室,汇聚了梁守槃、屠守锷、庄逢甘、任新民、姚桐斌等专家;二分院设置了控制系统、防空系统和情报传递系统、陀螺仪和自动驾驶仪、电子计算机、雷达设备设计、无线电通信设备、控制元件和程序装置、遥测设备和显示设备、侦察干扰设备设计、无线电波、理化、无线电测试标准仪器12个研究室和1个试制工厂。

1958年3月10日,彭德怀批准了任务书,4项工程合计工业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所需设备7000项、10万多台(件),建设周期7年。根据任务书,4项工程分别为:

8102工程,包括一分院及其试制工厂,建在北京南郊的211厂及以东地区;

8103工程,即一分院液体火箭试验站,建在长辛店李家峪马列主义学院二分院的东北,主要进行各类导弹及发动机的研究试验和试制样品的试验;

8108工程,即建在云岗地区的空气动力研究中心,“任务是进行火箭、飞航型导弹、飞机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冲压发动机的研究工作”;

8109工程,即二分院,建在北京西郊的永定路地区。

1960~1961年,4项工程达到建设高潮,施工队伍多达15000多人,两年共完成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1964年底,4项工程建设基本竣工,北京导弹研制基地初步建成,拥有一批工艺技术新颖、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的科研设施与大型试验设备,为导弹仿制和自主研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此外,国家为两个分院迅速配备了大量党政干部、专业配套的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到1960年底,一分院共有15600人,二分院共有10614人。经过体制调整和人员补充,国防部五院成为组织比较健全、人员比较配套、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设计机构,为开展仿制、建设研制与发射试验基地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力资源。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今貌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今貌



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