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客成立中国研发中心看国际合作新趋势

航空产业网 2022-06-26

3085 0 3

6月24日,空中客车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署框架协议,选择苏州作为空客中国研发中心所在地。

空客披露,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将重点围绕氢能源基础设施开展研发工作,同时为空客全球提供先进制造、电气化、未来客舱及新科技的研发创新服务。

空客中国研发中心的落地获得了行业内外广泛的关注。作为产业链专业服务商航空产业网评论如下:

01 技术发展的推动

新型号研发与新技术进化的契机是此类项目的关键要素之一。例如,以往A350项目与复材制造技术是空客北京工程中心与哈飞空客(HMC)成立的关键之一。

此次空客中国研发中心围绕氢能源基础设施研发是一个亮点。据空客CEO福里在之前年度会议上的介绍,空客正在全球范围为氢能源航空寻求合作伙伴,使氢能飞机可以在2035年服役。为达成此目标,将”不仅是飞机的问题,还有其他相关伙伴,都将会有其份额,将在一个垂直的体系内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实现氢能飞机需要新一代航空动力与相关技术研发以及氢能相关的生产、储运、加注等的基础设施研发。


氢能源干支线飞机愿景图 ©Airbus

而根据我国国家能源局2022年3月发布规划中的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我国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6月25日,空客中国也发布了Airspace Link生态系统,融合物联网、应用商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客舱也是来有广阔空间的领域。

航空产业网认为,鉴于在全球最优秀的电池技术和氢能源技术均在东亚,而我国互联网生态、卫星通信、5G ATG等信息技术发达,中国将是氢能源生态与客舱生态的一个新支点。

未来将有更多的国际巨头布局此类方向,相关企业与政府可多加关注。

02 从供需逻辑看空客在华布局

工业合作和补偿贸易的传统逻辑也是重要因素。对空客而言,中国是举足轻重的市场。根据空客高层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的数据,空客在2021年向中国市场交付了142架飞机,占到空客去年全球交付的23%。


年度需求(RPK)增长©Airbus

未来二十年,空客预测,中国国内市场将成长3.2倍,成为最大的单一市场。虽然中国航司还在经历疫情的阵痛,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旺盛的客货运输需求仍然将是未来最大的驱动力。

除了民机业务,空客直升机5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直升机合作伙伴,市场占有率约40%。而不为很多人所注意的是,空客防务与航天在空天信息领域也有不少在华业务,每年产值达数亿美元。

03 从空客地域布局看产业化发展

伴随着产业需求的提升,自1994年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正式成立以来,空客在华的工业足迹也在快速增长。根据航空产业网的统计,空客在华的民机领域主要独资公司与工业合作项目如下:

  • 空客中国-北京 1994年

  • 华欧航空培训中心-北京 1996年

  • 空客北京工程中心-北京 2005年

  • 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天津 2008年

  • 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哈尔滨 2009年

连同天津A330/A350完成中心、青岛即墨空客直升机H135总装线等,不难发现,以往空客的独资公司与航空工业、中航材等的合资公司集中在北方城市,尤其工程研发与制造类以京津地区为核心。


空客供应商在华分布 © 2022 航空产业网

这样的布局也带来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根据航空产业网数据,北京与天津是空客供应商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随着中国航空产业化和民机事业的发展,南方沿海地区航空产业链在高速成长。在大飞机产业化的牵引下,众多航空工业下属企业也在上海等地成立了民机公司。引人瞩目的是,空客近年研发与服务类项目落地也多在南方,例如珠三角、长三角与西南成渝地区:

  • 空客中国创新中心(ACIC)-深圳 2019年启动

  • 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成都 今年签约

  • 空客中国研发中心-苏州-本次签约

工业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尤其是可支撑高收入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根据航空产业网的统计,全球范围内来看,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也将从“缺位”,逐步成为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向。

04 解读国际合作的新趋势

两年多来新冠疫情和今年俄乌战争,给了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不小的冲击。此次研发中心项目落地也给业界带来了好消息。

2022年年初,航空产业网曾梳理了国外72家龙头企业的在华布局情况(全球主要航空航天企业在华投资布局图上线


全球主要航空企业在华落地年份 ©航空产业网

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明显发现国家航空航天龙头外资入华有以下趋势:

趋势1:层次加深

从最初的客服中心、维修企业、“三来加工”的工业项目合作升级到总装线、完成中心、创新中心与研发中心。

趋势2从单向引进到双向交流

国外头部企业进行“垂直整合”与供应链转向“本地化”,将不再是狭义的制造本地化,还有科技创新的本地化、服务的本地化。中国有广大的产业纵深,不仅能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制造资源也将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发源地。

趋势3:从中央到地方

从国家层面推动、与中央企业合作到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的合资合作。

航空产业网团队认为,从以上的趋势可以看出:困难是暂时的,机会会更多。在新一代的形势下,航空产业该如何走国际合作的路呢?

联系我们

航空产业网是一支有深厚产业技术背景熟知国内外情况而又有数字化创新产品的团队,愿成为各位产业界领导者的有力助手。请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或联系微信客服预约产品演示。





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