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智控持续突破工业级无人机核心技术瓶颈

两机叶片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一飞智控 2025-09-27

70 0 0

一、技术突破

单机到集群协同的系统性跨越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一飞智控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将无人机从执行单一指令的工具,蜕变为能够自主协同、应对复杂环境的智能单元,为工业级无人机应用树立了新标杆。

飞控系统:

自研“智慧大脑”,覆盖多元场景应用

一飞智控作为业内少数掌握“大型有人直升机无人化改造核心技术”的企业,自主研发的飞控系统具备高度自适应能力,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控制与智能决策。

目前已成熟应用于智慧城市、安防巡检、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

软件算法:

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引领微间距时代

依托自主研发的群控系统,搭载RTK定位技术,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

基于此技术研发的敏捷蜂·巢无人机编队表演系统,攻克了无人机蜂群精准返仓的技术瓶颈,实现了无人机摆放间距的行业突破,占地面积减少80%,引领行业进入“微间距”时代。

通信系统:三冗余备份,稳定传输

针对无人机通信易受环境干扰的行业痛点,一飞智控采用电台/ WiFi/4G三冗余备份设计。

当单一通信链路受遮挡、干扰时,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备用链路,从根源上杜绝通信中断风险,保障数据传输连续稳定,为无人机飞行筑牢“通信生命线”。

续航能力:高集成度设计,持久飞行

高集成度模块设计,有效规避传统设备离散化设计导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在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一飞智控团队将无人机续航时间提升至36分钟。

并于2020年12月18日,在-8℃低温环境中,以26分19秒的成绩,成功创下“最长时长无人机表演的动画”吉尼斯世界纪录,用实践成果印证了高集成技术对续航与稳定性的双重赋能。

全维视觉系统焕新:

全域亮度与同步性能双重突破

无人机RGB灯光由800lux升级至2000lux,结合360°全域光效矩阵设计,实现光线均匀覆盖与多角度可见。

同时,灯光同步时间的精准优化,使动态光影效果更加流畅,为复杂编队造型与高难度视觉创意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安全性能跃升:多重保障,全方位护航

构建由物理防护、空域管理与数据安全组成的多重防护体系。搭配应急降落伞、三维电子围栏与全链路加密算法,实现从硬件到数据、从单机到空域的安全覆盖,全方位保障复杂环境下的演出安全。

补能模式革新:多重补能,灵活高效

一飞智控2025年新品敏捷蜂Ⅳ型机突破单一补能局限,融合蜂巢箱式充电与电池更换双重模式,实现10分钟快速复飞。满足多场次、常态化表演需求,灵活适配不同国家的补能环境。

轻量化设计:运营效率提升50%

针对传统无人机编队部署繁琐、运输不便的行业痛点,一飞智控通过结构优化,将敏捷蜂Ⅲ型机重量降低至500g,较前一代机型减重65%,极大提升了设备的便携性与外场适应性。

配套研发的敏捷蜂·巢无人机编队表演系统,通过自建坐标系与智能调度算法,实现了12架无人机3秒快速部署的能力,运营效率提升50%,真正实现了编队表演的流程化、标准化运营。

智能化升级:全流程优化,高效协同

通过地面站操作智能化与舞步预览功能集成,实现交互体验全面升级。系统支持远程一键开关机、一键自动编号,结合多端协同与数据同步能力,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操作便捷性。

二、多元场景

开创无人机表演新形态

依托核心技术积累,一飞智控突破传统表演边界,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开创多元无人机表演场景,让“人间浪漫”有了更丰富的表达。

无人机烟花秀

通过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电子点火系统、高精准时间同步技术、烟花点燃自动化舞步控制算法及高还原度烟花舞步仿真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瀑布、爆闪、喷泉、雨滴”等多种冷焰火特效与无人机的精准配合,为大型庆典场景增添科技美感。

无人机孔明灯秀

基于自主研发的敏捷蜂·M500无人机平台,1:1仿真孔明灯造型,搭载定制电子烛光灯及光色系统。

依托高精度定位系统、三冗余通信备份、模块化任务系统、定制化动力系统及智能化防护体系,将承载千年祈愿的孔明灯以更安全、更灵动的方式点亮夜空,让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三、异构协同

突破平台界限,构建多维表演生态

针对不同机型、设备难以协同作业的行业局限,一飞智控凭借核心技术突破,可实现多旋翼、垂起固定翼等无人机群、以及无人艇等多种异构系统的协同作业。

同时,满足异地起降与跨海超远距离飞行,可完成无人机灯光秀、烟花秀、孔明灯秀、激光秀等各类表演形态。

此外,通过创新技术架构与表演逻辑,打造无人机与无人艇编队表演协同模式,构建水面与空中一体化的全新表演体系,将水面与夜空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震撼。

四、科技赋能

无人机与城市地标的创新对话

一飞智控突破无人机编队传统表演的空间限制,将技术创新与人文艺术价值进行创造性结合。

在2023年“飞龙绕塔”项目中,团队通过集群算法的路径优化,成功克服地标建筑对定位信号的干扰难题,使无人机矩阵与天塔形成精准的“空间对话”。

该项目荣获“中华十大绝技”称号,让千年文化意象在现代城市空中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力。

从单机智能到集群协同,一飞智控以系统化技术架构推动无人机实现从“工具”到“系统”的质变突破。凭借飞控、定位、通信等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既实现了无人机编队表演的艺术突破,更推动了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赋能,真正践行了“既创人间浪漫,又造大国重器”的产业使命。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